您的当前位置:额窦炎 > 额窦炎病因 > 冬病夏治,儿童三伏贴来了太原中西医结合
冬病夏治,儿童三伏贴来了太原中西医结合
错过又要等一年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法”(简称“三伏贴”)是根据中医理论,选用一定的药物制作成贴敷膏,在人体的特定穴位上进行贴敷,达到治病、防病目的中医特色外治方法。
三伏贴的时间到了冬病夏治一、什么是冬病夏治
“冬病”是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容易发作和加重的病变,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疾病。“夏治”是指在夏天疾病的缓解期进行调理,以预防某些疾病在秋冬春季的复发,或减轻其发作的程度、症状和次数。二、冬病夏治穴位敷贴法适用于哪些疾病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法主要适用于在秋、冬、初春季容易发作、遇冷容易出现临床症状的疾病。
1.久咳、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肺炎等。
2.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额窦炎等过敏性疾病等。
3.小儿体虚易感冒、反复呼吸道感染者。
4.慢性扁桃体炎、咽炎、慢性咽喉炎。
5.厌食症、机体免疫功能低下者。
6.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
三、冬病夏治穴位敷贴常用穴位
天突
位置:仰靠坐位。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
功用:宣通肺气、消痰止咳
膻中
位置:前正中线与两乳头连线正中。
主治:咳嗽、气喘等肺部疾病;心悸、胸痹等心脏疾病;呃逆、呕吐等因气机升降失常表现的疾病或症状。
肺俞穴
位置: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主治:宣肺理气,平喘止咳。适用于咳嗽、气喘、感冒、外感风寒、盗汗、背痛等病症,对于各种肺病有一定的作用。
三伏贴贴敷时间四、冬病夏治穴位敷贴具体时间
(1)什么时间贴敷
农历的初伏、中伏、末伏的第一天,共贴敷3次。如果中伏为20天,可加贴1次。
年的三伏时间
头伏年7月16日(星期四)-年7月25日(星期六)
中伏(1)年7月26日(星期日)-年8月04日(星期二)
中伏(2)年8月05日(星期二)-年8月14日(星期五)
末伏年8月15日(星期六)-年8月24日(星期一)
(2)每次贴敷多长时间
儿童1~4小时为宜。一般而言,孩子越小,保留的时间宜短;天气越热、越潮湿时,保留的时间宜相应缩短。
如果贴敷后自觉贴药局部有明显的不适感或小儿哭闹不止,不要强行留置,应及时取下。
(3)贴敷的疗程
一般3次(如有闰伏则4次)为一个疗程,每年贴1~2个疗程,连续治疗3年为佳。3年后可以继续贴敷,以巩固或提高疗效。
五、哪些人不适合冬病夏治穴位敷贴
禁用人群:
(1)贴敷部位的皮肤有创伤、溃疡、感染者。
(2)对敷贴药物或敷料成分过敏者。
(3)过敏体质、瘢痕体质者。
(4)急性发热性疾病及多种感染性疾病的发热期。
(5)咯黄色浓痰、咯血、衄血或易出现口腔溃疡等内火较重者。
(6)医生认为不宜使用的患者。
六、冬病夏治穴位敷贴时间的饮食起居注意事项
(1)贴敷期间的饮食应清淡,应慎食海鲜、牛羊肉及辣椒、蒜、葱、姜等辛辣刺激性食物和肥甘滋腻之品。
(2)应慎食冷饮和冰冻食品,宜少喝酒、少抽烟。
(3)要保持贴敷局部清洁。去掉药物后宜洗温水澡,不宜洗冷水澡。对于贴敷处皮肤及残留药膏等,只可用温水洗涤,不可用肥皂、浴液等搓洗。
(4)贴敷期间宜穿干净、柔软、宽松、透气衣衫。贴药期间最好不要使用空调,避免皮肤遇凉后毛孔收缩,影响药物吸收。
(5)要保证充足睡眠。入睡前一定要将贴敷的药物揭除。
(6)贴药后不要过分活动,以免大量出汗或药物移动脱落。
敷贴地点:医院三层儿科
咨询
“人在一起叫聚会,
心在一起叫团队”
医院儿科始建于年,秉承中西并重理念,在现代医学基础上,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除传统汤剂外,还采用小儿推拿、穴位贴敷、拔罐疗法等传统医疗手段用于不同体质、不同疾病的患儿,为广大儿童健康保驾护航。
医院儿科
END
医院如果您感觉这篇文章有用
请分享、转发给你的朋友看
亦可给我们留言
谢谢
往
期
精
彩
01
02
03
浓情端午,“粽”在养生
获取更多精彩
扫描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