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额窦炎 > 额窦炎病因 > 病例报告1鼻窦炎罕见并发症一例
病例报告1鼻窦炎罕见并发症一例
临床病史
52岁,女,因头痛、鼻塞、流涕、发热急诊就诊,临床查体示前额质软压痛性肿胀,无神经系统症状。查血示CRP略有升高,无白细胞增多。
影像学检查
脑部增强CT扫描显示左侧全鼻窦炎累及上颌窦、筛窦和额窦。额窦前壁皮质骨缺损,邻近边缘强化骨膜下脓肿,与额窦相连。无确切颅内或眼眶感染征象。
次日MR(图像未列出)证实皮质骨缺损和骨膜下脓肿,额部硬脑膜轻度不对称增厚,相邻硬脑膜可见强化。无颅内脓肿,无脑实质异常或静脉窦血栓形成。
讨论
波特氏膨胀性肿瘤(Pott’sPuffyTumour,PPT)是指由于额部骨髓炎伴有骨膜下脓肿导致额部肿块的临床表现,由PercivalPott首先报道。最常见原因为额窦炎的并发症,也可见于血源性感染及创伤后直接感染。
主要影响儿童和青少年,成人患者报告的病例不到例。推测儿童更易受到额窦发育过程中解剖学和生理学变化的影响。
临床表现:波特氏脓肿典型表现是额头和上睑肿胀,伴有鼻塞、头痛和发烧。当患者头皮出现波动、触痛的肿胀时,应高度怀疑波特氏脓肿。
增强后轴位CT(A)显示副鼻窦混浊,符合鼻窦炎。右眶骨膜下脓肿(箭头)和头皮骨膜下脓肿(箭头)与CT(B和C)符合波特氏脓肿
影像表现:影像学在鼻窦炎的识别和其他并发症的评估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发症可以根据扩散的方向进行划分。前部扩散导致典型的额部骨膜下脓肿,这可能导致鼻窦皮瘘;后部扩散可能导致脑膜炎、颅内脓肿或颅内静脉窦血栓性静脉炎;较罕见的传染方向是通过下壁,这会导致隔前和眼眶蜂窝组织炎。MRI对骨髓炎的早期征象及皮下、颅内、眶内软组织的评价更具优势。
右上颌窦和右眶骨膜下脓肿引流后行MRI检查。MRI示额骨前部异常信号(箭头),提示骨髓炎(A)。增强后MRI显示头皮Pott脓肿(圆形)伴周围头皮强化。MRI(B)还显示反应性硬膜强化和硬膜外脓肿,在矢状序列(C)上更容易看到(箭头),压迫上矢状窦(箭头),无血栓形成。弥散成像(D-F)证实左侧上颌窦脓肿(D)、头皮骨膜下脓肿(E)和颅内轴外(F)硬膜外脓肿(箭头)
治疗:PPT是外科急诊,需紧急静脉注射抗生素+手术引流。
留言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