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狗肉 > 狗肉成分 > 先入关者王之刘邦拿下咸阳后为何主动退出
先入关者王之刘邦拿下咸阳后为何主动退出
北京青春痘医院简介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9084445.html
秦朝末年,在陈胜吴广的带动下,农民起义席卷全国,对秦朝的统治构成威胁。然而遗憾的是,秦朝在困境中涌现出章邯这位杰出将领,一举击溃了陈胜大军,并导致了陈胜的死。陈胜死后,项梁、项羽叔侄开始崛起,为了得到天下义军的支持,项梁特意找到当年楚怀王的孙子、并拥立为新的楚怀王,成为各地起义军的领袖,而实际大权在上将军项梁手中。可项梁在与章邯的对抗中死于非命,楚怀王迫不及待地夺回了兵权,并架空了项羽。
章邯攻破项梁后,认为楚军已经不足为惧,就转头攻打赵国。赵国向楚怀王求援,于是,楚怀王任命宋义为上将军,率军救援赵国,与此同时,也命令刘邦率领的另外一支军队趁咸阳空虚、向咸阳挺进。
后来的事情大家已经知晓,项羽利用军士们对宋义的不满,诛杀宋义、夺回兵权,并破釜沉舟击败王离,而后又力劝章邯带领20余万秦军归降,一时间声名显赫、无出其右。
在项羽与章邯进行博弈的同时,那边的刘邦也没闲着,他带着不到2万人的军队扑向咸阳。表面看,秦军的精锐全在章邯的掌控之中,但是,刘邦想凭着那么一点人拿下咸阳也绝非易事。要知道,当年陈胜命吴广、宋留、周文三路大军近20万人都没能取得胜利,现在虽然章邯和秦军主力被项羽缠住,但秦朝的地方军和各个关隘要道的阻扰也不容小觑。
好在刘邦善于收买人心,手下也有多位谋士,在他们的辅助下,经过一年的努力,刘邦还是在公元前年攻入咸阳。
当刘邦进入秦朝宫殿时,他也被宫殿内的奢华程度给彻底震撼了,他根本想不到自己有朝一日能站在这个地方。看着金碧辉煌的装饰和琳琅满目的奇珍异宝,本来就是地痞出身的刘邦陶醉了,他不但决定让大军进驻咸阳城,自己还打算住在雄伟的咸阳宫里。
其实,刘邦这么做也无可非议,朝代更迭之时,这种事是无可避免的,更何况,楚怀王在当时出兵之时已经昭告天下:先入关者王之!也就是说谁先入关谁就能主宰关中地区。刘邦入关之后在与他人交谈时,也已经以“关中王”而自居了。但是,杀狗、卖狗肉出身的樊哙却提醒他,这些财宝就是秦朝灭亡的根源,乃不祥之物,入关意图天下,必须放弃。刘邦对此不以为然,后来还是在张良的再次劝说下,刘邦才很不情愿地退出了咸阳、屯兵霸上
在很多人眼中,刘邦主动退出咸阳是“胸襟广阔”的体现,而事实上并非如此,不是他想退,而是形势所逼、不得不退。这有两方面原因:
其一:身份不符
刘邦拿下咸阳,如果按照楚怀王之前“先入关者王之”的约定,那刘邦就是关中王了,但是,这个头衔是需要楚怀王封授的,楚怀王的任命一日不到,刘邦就算不上是名正言顺,他至多只能算是一个楚国将领,而他在余人交往中已经开始以“关中王”自居的行为也引起一些诸侯的不适,毕竟,缺乏了那纸文书,刘邦“关中王”的合法性和权威性都大打折扣;
其二:丢失民心
刘邦在崛起的过程中十分注意收买人心,这不仅体现在收罗人才上,对军队约法三章、禁止扰民也同样为他博取了许多好名声。这兴许就是他与项羽最大的不同,项羽的杀戮是出了名的,以至于后来有人投靠义军都是奔着刘邦而来
人心所向是刘邦最大的优势,但是,如果刘邦此时称王,住进豪华的咸阳宫、享受奢华的生活,那刘邦和秦朝的皇帝又有什么分别呢?他在人们心中的威望就会急速缩水
其三:对项羽的忌惮
说刘邦不怕项羽是假的,从刘邦投靠项梁开始,项羽的暴躁和杀戮都被刘邦看在眼里。后来项羽擅自诛杀宋义、夺回兵权,虽然给出的理由是宋义“与齐谋反楚”,但以刘邦智囊团的实力来看,刘邦未必会相信这一套。可项羽是真真正正杀了宋义,而且还迫使楚怀王不得不任命他为上将军,统帅三军,刘邦能没有一点顾虑吗?
恰在此时,刘邦听说项羽为了劝降章邯,已经封章邯为雍王,而雍王的封地就是关中。这么一来,关中地区的归属就成了项羽和刘邦之间的矛盾。刘邦入关后实力大增,但是,也只不过2万余人,而项羽收编了章邯的20万大军,他手中起码有30万人马,刘邦还真没有与项羽硬碰硬的实力
鉴于这些情况,刘邦才不得不退出咸阳,而且也暂时摒弃“关中王”一事。试想,以项羽的性格和实力,如果刘邦在没有得到任命的情况下擅自称王关中,难免会激怒项羽。项羽不是项梁,他连上将军宋义都敢杀,他会真的听命于楚怀王吗?谁能保证他不会在一怒之下对刘邦下手呢?这都是刘邦以及他的谋士所考虑的——安全第一,名分第二;
另外一点,刘邦胸怀大志、意图天下,虽然在进入咸阳时一度被纸碎金迷所蒙蔽,但是,在樊哙和张良的劝导下很快就醒悟过来,在“财主”和“皇帝”之间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但是,刘邦也有一个大的失误,那就是在没有与樊哙、张良商议的情况下擅自派兵接管函谷关、阻止项羽进入咸阳,这几乎要了他的命,从而也引出了历史上著名“鸿门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