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额窦炎 > 额窦炎病因 > 头痛是什么东东
头痛是什么东东
很多人都经历过头痛,那么,头痛到底是什么病呢?可以说头痛有时是病,有时是症。头痛通常指的是头颅上半部,包括眉弓、耳轮上缘、和枕外隆突连线以上部位的疼痛,医学上大致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其中原发性头痛常见的有:偏头痛、紧张性头痛、丛集性头痛等,属于病,继发性头痛常见的有:头颈外伤引起的头痛、头颈部血管病变引起的头痛、非血管性颅内疾病引起的头痛、某一物质或某一物质戒断引起的头痛、感染引起的头痛、内环境紊乱引起的头痛颜面部结构病变引起的头痛、精神疾病引起的头痛,属于症。
首先我们谈谈偏头痛:偏头痛特征是发作性、多为偏侧、中重度、搏动样头痛,一般持续时间约4-72小时,可伴有恶心、呕吐,光、声刺激或日常活动均可加重头痛,安静环境、休息可缓解头痛,有大约60%的患者有家族史,女性多于男性,月经期容易发作,另外环境因素也参与偏头痛的发作,部分偏头痛可由某些食物和药物诱发,食物包括:奶酪、含亚硝酸盐的肉类和腌制食品、巧克力、含谷氨酸钠食品添加剂的食物及葡萄酒等,药物包括口服避孕药和血管扩张剂等。同时,强光、过劳、应激及应激后的放松、睡眠过度或过少、禁食、紧张、情绪不稳等也是偏头痛的诱发因素。偏头痛虽然起名叫偏头痛,但它的发病可不是像想象的那么简单,有典型的偏头痛,也有不典型的偏头痛,有些偏头痛有发作先兆出现,如倦怠、注意力不集中、打哈欠、视物模糊、眼前有暗点、眼前闪光、视物变形等等,也有比较少见的如偏瘫、眩晕、耳鸣、听力下降、复视等等先兆表现。也有无先兆发作的偏头痛,并且无先兆发作的占偏头痛总数的80%左右,可表现为单侧或双侧额颞部疼痛,疼痛时可伴有恶心、呕吐、畏光、畏声、出汗、全身不适、头皮触痛等症状。故偏头痛,一点儿也不简单。有时很难与颅内病变、其它原因导致的头痛或其它头痛相鉴别。
丛集性头痛:主要表现为一侧眼眶周围发作性剧烈疼痛,有反复发作密集发作的特点,伴有同侧眼结膜充血、流泪、瞳孔缩小、眼睑下垂及头面部出汗等自主神经症状,常在一天内固定发作,每次发作持续约15分钟至3小时不等,可持续数周或数月,多见于男性,部分有家族史,常夜间发作,可于睡眠中痛醒,头痛位于一侧眶周、眶上、眼球后和(或)颞部,为尖锐、爆炸样、非搏动性剧痛。常伴结膜充血、流泪、流涕、瞳孔缩小、眼睑下垂等症,较少恶心、呕吐。分为发作期及间歇期,发作期常在每年的春季和(或)秋季,饮酒或血管扩张药可诱发头痛发作,而间歇期不会诱发发作。
紧张型头痛:又称为紧张性头痛或肌收缩性头痛,多表现为双枕部或全头部紧缩性或压迫性头痛,约占头痛患者的40%,为临床最常见的头痛,女性稍多见。头痛部位不定,可为双侧、单侧、全头部、颈项部、双侧枕部、双侧颞部等部位持续性钝痛,像一条带子紧束头部或呈头周紧箍感、压迫感或沉重感。可伴有头昏、失眠、焦虑抑郁、恶心、畏光畏声等症状。有时伴有颈项肌肉僵硬感,头痛期间日常生活与工作常不受影响。但因部分脑动脉供血不足临床表现与之类似,故临床上常常不易鉴别区分,需进一步检查颅脑血管、血脂血糖、血液粘稠度及颈动脉血管等明确病情。有些不典型的紧张型头痛可伴有偏侧搏动样头痛,与偏头痛难以区分。
原发性头痛常常不会引起严重后果。但继发性的头痛因疾病不同,预后不同,而临床上的相互鉴别就显得至关重要。
继发性头痛的表现根据病因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现,临床上常见的有:头面部外伤、颅脑外伤、青光眼、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部大血管严重狭窄、脑动脉瘤、脑炎、脑膜炎、鼻窦炎、额窦炎、颅内静脉窦血栓、药物引起的头痛、戒断综合征等等。它们的表现不一,头痛的性质及疼痛程度也不一,有时仅靠查体及病史,难以与原发性头痛相鉴别,但它们共同的特点为:病变影响到颅内外痛觉感受器。颅内的有:静脉窦、脑膜前动脉及中动脉、颅底硬脑膜、三叉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颈内动脉近端部分及邻近Willis环分支、脑干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和丘脑感觉中继核等,颅外的有:颅骨骨膜、头部皮肤、皮下组织、帽状腱膜、头颈肌肉和颅外动脉、第2-3颈神经、眼、耳、牙齿、鼻窦、口咽部及鼻腔粘膜等。在内科比较凶险紧急的头痛多为: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炎、脑膜炎、脑部大血管狭窄、大面积脑梗塞、颅内静脉窦血栓等。除了头痛外(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膜炎、颅内静脉窦血栓为剧烈头痛),尚有与之相伴的神经定位体征及相应病史。临床上也常常采取CT检查、磁共振检查、彩超、腰椎穿刺检查、抽血化验等手段收集更多证据明确病因,以达到有效快速的治疗的目的。
所以,看似“头痛脑热”简单,其实内藏大学问,了解了这些知识,您是否对头痛有了新的认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