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额窦炎 > 额窦炎常识 > 春天以至,按摩好头部这四个穴位让你一整年
春天以至,按摩好头部这四个穴位让你一整年
头部穴位按摩:
中医学认为,头为十二经络的诸阳经聚会之处,百脉所通,系一身之主宰,对控制和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起着极其重要的主导作用。头部按摩对大脑有健脑安神,聪耳明目的作用。按摩同时还可改善脑部的血液循环,提高大脑的摄氧量,有益于大脑皮质的功能调节,对益智健脑,增强记忆、缓解疲劳、消除紧张、焦虑,使大脑重新获得充足的精力和体力有益处,头部按摩,还对防止失眠、耳鸣、耳聋、目眩等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百会穴:百会意为“百脉于此交会”,百脉之会,百病所主。百会穴很好找,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按摩这里可以提神醒脑、升举阳气。
取穴位置:后发际正中上7寸,当两耳尖直上,头顶正中。
按摩方法:用双手拇指或食指叠按于穴位,缓缓用力,有酸胀感为宜,持续30秒;同时可做轻柔缓和的环形按揉,反复5次。
功效作用:适用于头痛、目眩、鼻塞、耳鸣、中风、失语、脱肛、阴挺、久泻久痢等。有开窍醒脑、回阳固脱的作用。
太阳穴:太阳穴位于眉梢与眼外角连线中点,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按摩此处不仅提神还可缓解头痛。太阳穴在中医经络学上被称为"经外奇穴",也是最早被各家武术拳谱列为要害部位的"死穴"之一。
取穴位置:太阳穴在耳廓前面,前额两侧,外眼角延长线的上方。
少林拳中记载,太阳穴一经点中"轻则昏厥,重则殒命"。现代医学证明,打击太阳穴,可使人短暂晕倒或造成脑震荡使人意识丧失。
按摩方法:用双手拇指或食指分别置于两侧太阳穴,轻柔缓和地环形转动,持续30秒。
功效作用:太阳穴的主治病症为:头痛、偏头痛、眼睛疲劳、牙痛等疾病。太阳穴是人头部的重要穴位,《达摩秘方》中将按揉此穴列为"回春法",认为常用此法可保持大脑的青春常在,返老还童。当人们长时间连续用脑后,太阳穴往往会出现重压或胀痛的感觉,这就是大脑疲劳的信号。这时施以按摩效果会非常显著。按摩太阳穴可以给大脑以良性刺激,能够解除疲劳、振奋精神、止痛醒脑,并且能继续保持注意力的集中。
印堂穴:印堂是人体腧穴之一,出自《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属于经外奇穴。此腧穴位于人体额部,在两眉头的中间。有明目通鼻、宁心安神的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配合治疗失眠、头痛、鼻渊等病症。经常按摩印堂穴,可增强鼻黏膜上皮细胞的增生能力,并能刺激嗅觉细胞,使嗅觉灵敏;预防感冒和呼吸系统疾病;还能治疗失眠。
取穴位置:在人体前额部,当两眉头间连线与前正中线之交点处。仰靠或仰卧位取穴。
按摩方法:手法上点揉,上推或向两眉骨分抹。
功效作用:适用于头痛,眩晕,失眠,结膜炎,睑缘炎,鼻炎,额窦炎,鼻出血,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子痫,高血压、小儿惊风等。有明目通鼻,疏风清热,宁心安神的作用。
风池穴:中医讲“头目风池主”,就是因为风池穴能治疗大部分风病。风池穴位于头额后面大筋的两旁与耳垂平行处。风池穴是足少阳胆经的穴位,按摩它除可提神外,还能缓解眼睛疲劳。工作间隙,轻叩风池穴,可起到提神醒脑、消除疲劳的作用。此外,还可缓解长时间低头工作导致的颈部疲劳。
取穴位置:头额后面大筋的两旁与耳垂平行处。
按摩方法:保持身体正直,两手拇指分别置于两侧风池穴,头后仰,拇指环形转动按揉穴位1分钟,可感到此处有明显的酸胀感,反复5次。
功效作用:适用于头痛、头重脚轻、眼睛疲劳、颈部酸痛、落枕、失眠、宿醉等。有壮阳益气,调神舒肝等作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