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额窦炎 > 额窦炎常识 > 晓非心理工作室患者ldquo不依
晓非心理工作室患者ldquo不依
患者“不依存治疗”有潜在危险
某男65岁,在京治疗确诊为双相情感障碍症,医嘱药物治疗并辅助心理治疗。病情稍有控制后,患者顾虑药物副作用,总是擅自漏服、减服药,经常把药藏在枕头下,甚至丢弃。亲属知情也不以为然,并没有遵医嘱看着患者按时按量口服下药片。结果是患者再次病情突发,自杀未遂差点死亡。治疗不依从性的情形,在其它疾病患者身上也经常发生。如糖尿病、心脑血管等病患者不遵医嘱,不按时按量打针服药,造成病情严重失控的大有人在。所谓“治疗不依从性”是指患者不能按照医嘱和治疗方案按规律服药的一种行为。造成病人服药不依从的原因,从患者方面主要有社会经济因素、交流沟通不良和治疗动机或认识不良三类情况,而患者以外的其他因素也有一定的影响。
治疗动机缺乏心理认识不良
医嘱的有效执行取决于有效的、患者能够理解的交流沟通,但这种沟通受到患者、医务人员、社会多因素影响,比如语言交流障碍、文化障碍、物质或酒精依赖、老年患者、健康素养低下者、精神疾病等多因素均影响交流沟通和执行力,导致治疗低依从率的风险增加。有的病人对疾病认识不够、对治疗的严肃性和重要性缺乏理解,或对获取治疗能带来的益处的意向动机不强所致的治疗不依从,还可能包含了对治疗潜在毒性、副作用等原因的影响,既缺乏主观需要、又害怕副作用。这类病人的特点多是无症状或症状较轻或仅需预防性服药者,即便是治疗一段时间其主观上也体会不到来自服药的“好感觉”,因而容易不依从治疗。
接诊时了解病人的依从性很重要
向病人强调遵从医嘱质量的重要性定期随访,了解病人需要,督促病人努力遵从医嘱。正确对待和观察处理副作用,解除惧怕,提高治疗需要和动机;提高病人依从性,增进医患间交流是改善医患沟通的关键。提高病人的依从性,探究阻碍依从的因素,寻找一些影响依从性的潜在因素,在较为私密的环境里,医生可与病人探讨潜在阻碍其遵从医嘱的原因,了解病人对疾病和治疗的态度,以及其对坚持治疗的认识,对其依从性做出评估。职业性和社会性建议病人的不依从性相当高,要让病人承诺一定执行医嘱并坚持下去。还可以建立病人就诊档案,追踪就诊情况是确定依从性简单而有效的方法,病人放弃治疗是不依从的严重情况。
改进治疗方案有助于提高依从性
使治疗方案最简单化,依据病人具体情况开处方,按疗程分列处方和告知不良反应,晓以疗效、健康和经济来源的关系,均可增加病人依从性。对怕麻烦、怕不良反应、易忘记服药的病人,可酌情给予缓释剂、长效剂等高依从性药物制剂。以书面方式向病人介绍和解释治疗方案并尽量使其明白,使病人更加信任医生,更好地遵从医嘱。精神心理治疗中出现的不依从治疗,除患者本人的原因外,与亲友也有直接的关系。如坚持行为疗法,改变患者的不良行为习惯,需要亲友的鼓励监督,特别是儿童和老年患者。社会和家庭的支持与鼓励对帮助病人按医嘱用药有积极的作用,既是对病人的督促,又是对遵医所获得的良好效果的正反馈效应,要鼓励病人的配偶亲友共同参与病人的治疗,争取患者早日康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