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额窦炎 > 额窦炎常识 > 锈病危害大,及时防治积极用药,不要再让你
锈病危害大,及时防治积极用药,不要再让你
锈病
锈病是花卉和绿化树木较常见和严重的一种病。锈病种类很多,在园林方面主要危害蔷薇科、豆科、百合科、禾本科、松科、柏科和杨柳科等近百种花卉苗木。发病后蒸腾和呼吸作用加速,光合作用弱,生长势减弱,叶片提早发黄脱落,或引起枝干肿瘤、果实畸形等,降低产量和观赏价值,严重时甚至死苗,造成重大损失。
一症状
锈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可危害果实、叶柄、果柄及新梢等绿色幼嫩组织。
1、叶片发病
叶片初患病时正面出现油亮的橘红色小斑点,逐渐扩大,形成圆形橙黄色的病斑,边缘红色。发病严重时,一张叶片出现几十个病斑。
2、叶柄发病
病部橙黄色,稍隆起,多呈纺锤形,初期表面产生小点状性孢子器,后期病斑背部产生毛刷状的锈孢子腔。
3、新梢发病
刚开始与叶柄受害相似,后期病部凹陷、龟裂、易折断。冬孢子角深褐色,起伏呈鸡冠状,遇阴雨连绵则吸水膨大,呈胶质花瓣状。
4、果实
幼果发病后,多在萼洼附近形成直径1cm左右的病斑,前期橙黄色,后期变成黑色,中间产生性孢子器,周围长出毛状的锈孢子器。病果生长停滞,病部坚硬,多呈畸形,往往提前脱落。
二发病规律
此病的发生与雨水关系密切。两种(柏树与海棠,落叶松与杨树)寄主混栽较近、有病菌大量存在,3~4月份雨水较多,是病害大发生的主要条件。
1、温度
夏孢子在适宜的温度下,活力会变得很旺盛,据观察,温度处于25-28度时,会导致危害较大,怕高温,比如花生种植过程中,30度以上的天气,发生锈病的几率就会下降,生长过程中,温度越低(相对情况下),造成的危害也会越大。
2、湿度
湿度主要说的是水分,夏孢子只能在水滴中才能萌发,所以,湿度越大(相对情况下),锈病发生的几率也会加大,有人做过实验,如果不接触水分的情况下,夏孢子即使达到了适宜的温度,一般也不会萌发。
3、光照
光照对于夏孢子的发芽起着很重要的影响,如果光照足,能很好的抑制夏孢子发芽,相反,如果光照不足,夏孢子发芽良好,对应的危害也会加大。
三防治措施
1、选择抗病性比较强的品种,以及适合当地种植的品种为宜,在同样的外部环境下,锈病的发生会得到一定的缓解。
2、减少菌源
防治转主寄生的锈病,可将观赏植物与转主寄主植物严格隔离,彻底砍除作物周围5公里内的松柏,是有效防治锈病的最根本措施。在不能砍除松柏的果区,可在作物萌芽前剪除在松柏上越冬的菌瘿。也可在桧柏上喷洒1次铲除性药剂,杀灭越冬病菌。
3、做好排水措施,特别是相对低洼的园林、农田,遇到连续的阴雨天气,多去园中观察,不要长时间的有积水存在。
4、注意清理病残体,园中掉落的落叶、枯杆、果实等,要及时清理,减少病菌在园间越冬的场所。
5、发现锈病后,要及时打药防治,越早越好,目前市面上可用的药剂有很多,推荐使用苯甲吡唑酯+甲基硫菌灵+海藻肥。
产品咨询,长按识别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