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额窦炎 > 额窦炎护理 > 致敬middot暖医二十年如一日
致敬middot暖医二十年如一日
郭智勇,临漳县砖寨营乡卫生院工作一名普普通通的共产党员,普普通通的乡村医生,在基层农村从医20多年以来,时刻牢记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体现到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上,在从医的道路上努力实现着为民济困的梦想,先后为临漳县及周边地区贫困村民义务治病多人次,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爱戴和尊重。获年第三届“白求恩式好医生”提名奖。
让每个贫困患者看得起病,是他崇高的理想
年从医学院校毕业后,20多年来从乡村诊所、医院,每到一地,郭智勇都把农村贫困患者时刻挂在心上。
临漳县杜村乡贺村村民许士同95岁老伴88岁无儿无女相依为命。年许士同患前列腺病做了膀胱造瘘手术,花费1万多元,手术费全是求亲戚靠朋友东拼西凑借来的。手术后每1-2个月需要更换一次导尿管,这让许士同犯了愁。医院去换管,费用高换不起,但不换又不行。郭智勇了解到这个情况后,主动找到许士同老俩口,表示愿意承担起为老人换导尿管的任务。更换导尿管是个技术性较强的手术,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大出血或感染,郭智勇不是这个专业,为了尽快掌握这门技术,他利用公休时间到石家医院泌尿科学习更换导尿管技术,并花费元购买了20根高级导管、导尿包等医疗用品,在取得老人信任后担起了这项重任,这一换就是十多年。期间,工作多次调动,但不论路途远近,不论严寒酷暑,从未间断过。
年春节,许士同老两口找到郭智勇老泪纵横地说:“你不收一分钱为我们治了十几年的病,我们家里困难,拿不出什么东西来感谢你,给你磕三个响头吧!”说着老两口就要下跪,他赶忙把老人搀起,安慰老人:“我与你们虽然非亲非故,但医生和病人之间有着亲密的关系,救死扶伤是我们的天职,助老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只要能为你们解除病痛,我花点心血,赔点钱物,心里也高兴啊!”
峰峰矿区患者申俊英,医院就医,按脑梗治疗了三个月,已经花费了5万多元,病情也不见好转。她通过郭大夫以前的病人介绍找来,郭智勇了解病情,详细检查后,最终确诊为鼻中隔偏曲并伴有鼻窦炎,随即为她做了鼻中隔矫正手术。10天后,申俊英痊愈康复,感动得她逢人便说:“花五万没治好我的头疼病,在这里却花三百元治好了,郭大夫医术不仅高明,还时刻想着让我们百姓治病省钱。”
让患者解除病痛摆脱贫困,是他最大的心愿
农村患者多为贫困家庭,弱势群体,更需要社会的关爱和帮助,治好一个病人,拯救一个家庭,是天大的善事,郭智勇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临漳县柏鹤集乡付村村民付文亮,四年前来找郭智勇看病,被诊断为鼻腔恶性肿瘤,这简直是晴天霹雷,对他打击太大了,付文亮一度情绪消沉,甚至有了轻生的念头。郭大夫得知这个情况后,上门找付文亮做工作,给他详解病情根源,让他鼓起战胜病魔的勇气,并陪他一起到省四院做手术。出院后,郭大夫还资助他化疗的费用,经过一年的时间,付文亮病情终于稳定,至今情况良好。
杜村集乡宋村患者贺爱珍,年发现视力下降,医院就医,一直按眼病治疗,治疗半年后毫无效果,且视力下降更加严重。郭大夫为她做了认真细致的检查,后确诊为霉菌性上颌窦炎,并及时给她进行了手术,半月后康复。出院时,贺爱珍既高兴又激动地说,“多亏了郭大夫,要不是他,还一直认为是眼病治不好了,是郭大夫让我重见光明,又看到了这美好世界和祖国的繁荣。”
随着从医时间的延长,了解郭大夫的人越来越多,在外地的名声也越来越大。重庆市市民陶成芬多年头疼,医院诊断为神经性头痛,住院花了十二万元也没有治好病。一次,她从朋友那里得知后,专门从重庆赶到临漳找到郭大夫。经过CT检查和仔细诊断确诊为:鼻中隔偏曲、中鼻甲气化,随后,为她实施了鼻内窥镜手术,两周后,患者痊愈出院回到了重庆,郭大夫坚持电话回访。逢年过节陶成芬都会打来电话问好,说头痛病再没复发,多次表示感激。
让村民过上健康生活,是他人生不懈的追求
郭智勇参加工作以来的20多年,医院和三个乡镇卫生院工作,走到哪里,就把自己的爱心带到哪里,把医疗技术留在哪里,传授给身边的人,让爱的长跑有人接力,让社会的正能量永远延续。
柳园镇西辛庄村村民韩江峰,前几年患了顽固性的鼻出血,病情发作时出血不止,痛苦不堪。其爱人年做了脑垂体瘤手术,几年后又被查出患有甲状腺肿瘤,年做了甲状腺瘤全切手术;父亲多年患肝硬化,年去世;母亲年被诊断为乳腺癌,妹妹患有精神病;女儿出生后体弱多病,经常高烧;家庭成员都需要不定期进行治疗,早已花光所有积蓄,并欠下5万多元的外债,是典型的因病致贫户。郭智勇对身边这个特殊的家庭倍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