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额窦炎 > 额窦炎护理 > 糠酸氟替卡松维兰特罗在亚洲的应用前景

糠酸氟替卡松维兰特罗在亚洲的应用前景



北京白癜风医院那家好 http://m.39.net/pf/bdfyy/bdfjc/
林江涛教授

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

北京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第二、三届会长,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理事会成员,中国哮喘联盟总负责人,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术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年获“全球哮喘防治创议大使奖(GINAAmbassadorAward)”

研究背景

目前,全球至少有3亿哮喘患者,我国哮喘患者约万,且患病率逐年上升。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能有效控制气道炎症、减轻哮喘症状、改善肺功能、减少哮喘发作的频率,是哮喘的主要控制药物之一。而ICS/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复合制剂具有协同的抗炎和平喘作用,可使患者获得相当于或优于加倍剂量ICS的疗效,同时减少长期应用大剂量ICS导致的不良反应。

已有研究显示,当ICS单药控制不佳,相较于提高ICS剂量,ICS/LABA复合制剂能取得更为理想的疗效。包括我国《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年版)》在内的国内外指南一致推荐ICS/LABA用于中重度哮喘患者的长期治疗。

糠酸氟替卡松/维兰特罗(FF/VI)是新型ICS/LABA复合制剂。已有随机对照研究(RCT)证实,相较单用FF,FF/VI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哮喘症状、肺功能以及哮喘急性发作率。由于药物的反应性存在一定程度的人种差异,因此对中国临床医生来说,在亚洲人群中评估FF/VI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至关重要。

亚洲人群研究数据

年7月,《过敏性哮喘进展》杂志(AllergyAsthmaProc)发表了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平行分组、多中心III期临床研究,由医院呼吸中心团队牵头完成,旨在评估中低剂量FF/VI(/25μg)和安慰剂在治疗亚洲哮喘患者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研究纳入的人群为中低剂量ICS或低剂量ICS/LABA控制不佳的亚洲哮喘患者(年龄≥12岁),数据来自亚洲3个国家的27家中心(中国16家),随访时间为12周。

主要研究终点为夜间峰流速(PEF)较基线的变化。次要终点包括晨起PEF较基线的变化、标准化哮喘生活质量问卷(AQLQ)评分、不良反应、24小时无需使用缓解药物(%)较基线的变化、24小时无症状(%)较基线的变化。

主要终点结果显示,FF/VI组患者夜间PEF较安慰剂组相对提高51.0L/min(P<0.)(图1)。次要终点结果显示,FF/VI组患者24小时无需使用缓解药物(%)较安慰剂组相对提高21.8%,相当于每周增加1.5天;FF/VI组患者24小时无症状(%)较安慰剂组相对提高15.8%,相当于每周增加1.1天;晨起PEF较安慰剂组相对提高52.9L/min;AQLQ评分较安慰剂组提高0.52分;FF/VI组和安慰剂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35%和31%。

另有一项随机、双盲、阳性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评估了高剂量FF/VI(/50μg)和丙酸氟替卡松(FP,mg)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纳入人群为高剂量ICS或中等剂量ICS/LABA控制不佳的亚洲哮喘患者(年龄≥12岁),随访时间同样为12周,我国有12家中心参与了此项研究。主要研究终点结果显示,FF/VI组患者夜间PEF较FP组相对提高28.5L/min(P<0.)(图2),两组间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均很低,且无统计学差异。

研究意义解读

PEF能反映气道阻塞的严重程度,是临床上客观判断哮喘病情最常用的评估指标之一;AQLQ评分、24小时无需使用缓解药物(%)、24小时无症状(%)等均是评估哮喘症状改善的指标。上述两项研究结果显示,在亚洲哮喘患者中,FF/VI能有效改善肺功能、减轻临床症状,且较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这与既往针对欧美人群的研究结果一致,为FF/VI在我国哮喘防治中的应用提供了循证学依据。

年9月,首个在尽可能模拟日常临床实践的哮喘患者中,比较FF/VI和常规治疗(ICS或ICS/LABA)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研究,即索尔福德肺健康研究(SLS研究)在《柳叶刀》杂志(TheLancet)上发布,研究的随访时间达到52周。

研究结果显示,FF/VI组中成为应答者(ACT评分≥20分或较基线ACT评分增加≥3分)的比例是常规治疗组的近2倍,且这种获益在所有亚组中均一致。在主要效果分析(PEA)人群中,FF/VI组和ICS/LABA常规治疗亚组的应答者比例分别为70%和56%(相对提高25%,OR:1.95,95%CI1.60-2.38)。此外,FF/VI组的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未见增加。SLS研究结果与上述两项亚洲人群结果相呼应,证实了长期应用FF/VI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近年来,国内哮喘的规范化治疗使得我国哮喘的控制率明显提高,但是仍有近70%的患者未达到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定义的良好控制,药物研发正在不断改进,以期为患者获得更理想的哮喘控制。根据现有数据,FF/VI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新型ICS/LABA,在国内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qdndg.com/edyhl/10050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