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额窦炎 > 额窦炎护理 > 常见病什么是过敏性鼻炎

常见病什么是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

变态反应性鼻炎(allergicrhinitis)又称变应性鼻炎,是特应性个体接触致敏原后由IgE介导的介质(主要是组胺)释放、并有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和细胞因子等参与的鼻黏膜慢性炎症反应性疾病,以鼻痒、喷嚏、鼻分泌亢进、鼻黏膜肿胀等为主要特点。本病临床常分为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和季节性变应性鼻炎,后者又称为“花粉症”。虽然变应性鼻炎不是一种严重疾病,但可以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学习以及工作效率,并且造成经济上的沉重负担,可诱发支气管哮喘、鼻窦炎、鼻息肉、中耳炎等,或与变应性结膜炎同时发生。

症状体征

1.变应性鼻炎的典型症状主要是阵发性喷嚏连续性发作,大量水样清涕,其次是鼻塞和鼻痒。部分患者有嗅觉减退,但为暂时性。

(1)喷嚏:为一反射动作,呈阵发性发作,每次数个到数十个不等,多在晨起、夜晚或接触变应原后发作。

(2)清涕:为大量清水样鼻涕,是鼻分泌亢进的特征性表现。

(3)鼻痒:是鼻黏膜感觉神经末梢受到刺激后发生于局部的特殊感觉。季节性鼻炎者可伴有眼痒、耳痒、咽痒等。

(4)鼻塞:程度轻重不一,间歇性或持续性,单侧、双侧或两侧交替。

(5)嗅觉减退:由于鼻黏膜水肿明显,部分病人尚有嗅觉减退,多为暂时性,但也可为持续性。

(6)头痛:合并有变应性鼻窦炎者可出现头痛。

2.鼻镜检查鼻黏膜可为苍白、灰白或浅蓝色,双下鼻甲水肿,总鼻道及鼻腔底可见清涕或粘涕。如合并感染,则黏膜充血,双侧下鼻甲暗红,分泌物呈黏脓性或脓性。病史长者可见中鼻甲息肉样变、下鼻甲肥大或中鼻道息肉。

用药治疗

1.避免接触变应原是防治变应性鼻炎最有效的方法。但对有些变应原,特别是吸入性变应原,常常难以避免,但其是治疗策略的必要组成部分。

2.药物治疗近年来由于高效、长效、安全的药物不断问世,使药物治疗在变应性鼻炎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

(1)抗组胺药:主要通过与组胺竞争效应细胞膜上的组胺受体发挥抗H1受体的作用。传统的抗组胺药,如氯苯那敏(扑尔敏)因其中枢抑制作用,对从事精密机械操作和司乘人员、高空作业人员应慎用或不用。而新型的抗组胺药,近年来临床广泛应用的非镇定性H1受体拮抗剂如西替利嗪(每次10mg,每天1次)、氯雷他定(又名开瑞坦、克敏能,每次10mg,每天1次),不但克服了传统抗组胺药的中枢抑制作用,而且抗H1受体的作用明显增强,但亦有一些严重并发症如心功能障碍等。

(2)肥大细胞稳定剂:色甘酸钠有阻断肥大细胞表面膦酸酯酶A的激活作用和防止肥大细胞脱颗粒的作用。每日喷鼻4次,每次10mg,或2%色甘酸钠水溶液滴鼻。主要缺点是起效慢,需提前1~2周用药,且维持时间短。

过敏性鼻炎

吡嘧司特钾片

本品为新型肥大细胞膜稳定剂,是河北医科大学制药公司研制开发的一个能够抑制抗原引起的变态反应介质释放的药物。在人肺组织、人外周白细胞,大鼠腹膜渗出细胞、大鼠肺组织和豚鼠组织细胞中,本品能剂量依赖性地抑制抗原-抗体反应引起的组胺、白三烯类物质(D4,B4,过敏性慢反应物质)、前列腺素D3、血栓素B2,B细胞激活因子等的释放。

来源:河北医科大学第三终端事业部。支气管哮喘与过敏性鼻炎的治疗

感谢您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qdndg.com/edyhl/10065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