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狗肉 > 狗肉功效 > 民间俗语狗肉不上席的由来是什么,是因
民间俗语狗肉不上席的由来是什么,是因
在所有的动物里,狗跟人类的关系应该是最为亲密的。现代人常饲养各个品种的狗狗当宠物,而早年,狗是作为看家防贼的作用存在,不少农村大院里几乎都能看到。狗子性情温和,且忠于主人,对陌生人尤为敏感,一直都被称呼为人类的好朋友。
尽管如此,民间一直有不少吃货热衷于吃狗肉,对于这种行为,有很多人都表示不齿,民间更有“狗肉不上席”的说法,充分说明了人们对于吃狗肉的鄙视。那么这句俗语的由来是什么,人们为何对吃狗肉这种行为特别反感呢?
说到原因,还是跟狗狗的本性有关。狗从古代的时候开始在人类社会当中就很有地位,特别是战国时期,更是被带到战场上。它们会帮助士兵看守粮食,观察周围的动静,甚至还会帮助人们捕猎。所以从那个时期开始,狗狗就一直被视为守护神一般。
战国时期人口不多,皇帝为了让男子上战场保卫国家,便鼓励百姓多生,添了男丁的家庭更是会得到奖励,而奖品就是两壶酒和一条狗,可见狗狗在当时有多贵重,人们也就不会轻易的杀狗了。
除了这个原因,根据史书记载,宋朝皇帝宋徽跟这句俗语也有一定的渊源。据说当时民间已经有了吃狗肉的风气,而当时一位名叫范致虚的大臣为了讨好皇帝,便上奏称:皇帝属狗,民间屠狗的做法是藐视九五至尊,实属大不敬,应该禁止!徽宗听了以后觉得颇有道理,便下了一道圣旨禁止民间再杀狗,更不能吃狗肉,因此就有了狗肉不上席的说法。
不过随着朝代更换,如今杀狗吃狗肉已经不会再触犯刑法,但为何这种行为依旧只在少部分人群当中出现呢?难道是因为狗肉不好吃吗?其实不然,只不过在很多人的眼里,狗狗是一种杂食性的动物,特别是从前乡下的中华田园犬,更是什么都吃,有的时候甚至会吃粪便。正因为如此,它也就给人留下了一种不干净的印象,吃狗肉对于许多人来说变成了很不能理解的事情。
其实现在热衷吃狗肉的人不少,有些地方甚至还有“狗肉煲”的出现。据说狗肉口感细嫩,味道很香,广东地区甚至还把叫做“三六香肉”。由于它具有温补的作用,且属于热性食物,民间也有“喝了狗肉汤,冬天能把棉被当”的俗语,可见它对人体还是有一定好处的。
不过,狗肉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吃的,而且它有很多食用禁忌,和许多食物都不能同吃。如果是阴虚火旺的人吃了以后非但不能得到滋补,反而会起到反作用。除了以上几点原因,最关键的是如今狗狗已经成为了人类亲密的伙伴,不少民间的爱狗人士也开始组织队伍保护狗狗,狗肉也就更难以上正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