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额窦炎 > 额窦炎预防 > 医院儿科冬病夏治三伏贴

医院儿科冬病夏治三伏贴



北京到哪家治疗白癜风最好 https://m-mip.39.net/nk/mipso_4780796.html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法”(简称“三伏贴”)是根据中医理论,选用一定的药物制作成贴敷膏,在人体的穴位上进行贴敷,达到治病、防病目的中医特色外治方法。由于此法使用方便、操作容易,患者无明显不适感,历经几千年越来越为广大群众所接受。

一、什么是“冬病夏治”

“冬病”是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容易发作和加重的病变,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疾病。“夏治”是指在夏天疾病的缓解期进行调理,以预防某些疾病在秋冬春季的复发,或减轻其发作的程度、症状和次数。“冬病夏治”体现了中医学传统的“治未病”思想。中医学的核心思想是“天人相应”,认为人体的阴阳气血的盛衰依季节变化而不同,疾病的发生、治疗亦应随季节变化而各异。一些冬季容易发生的疾病,主要是以素体阳虚,又外受寒邪为本。盛夏“三伏”是全年气温最高,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此时借天、人阳盛之时,疾病缓解之期,采用温热助阳的药物(包括内服和外用)对阳虚之体进行治疗,可激发人体的阳气,增强抗病御寒能力、祛除体内沉寒痼冷之宿疾,达到不发病或少发病的目的。

二、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法适用于哪些疾病

从古至今,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法主要适合于素体阳虚的人,用于在秋、冬、春季容易反复发作或加重的慢性、顽固性肺系(呼吸系统)疾病。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医专家重点推荐的适宜防治病症是:1.久咳、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肺炎等。2.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额窦炎等过敏性疾病等。3.小儿体虚易感冒、反复呼吸道感染者。4.慢性扁桃体炎、咽炎、慢性咽喉炎5..厌食症、机体免疫功能低下者。6.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

三、冬病夏治穴位贴敷常用哪些穴位

天突位置:仰靠坐位。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功用:宣通肺气、消痰止咳主治病症:哮喘,咳嗽,暴喑,咽喉肿痛,瘿气,梅核气,咳唾脓血,心与背相控而痛,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喉炎,扁桃体炎。膻中位置:前正中线与两乳头连线正中。主治:咳嗽、气喘等肺部疾病;心悸、胸痹等心脏疾病;呃逆、呕吐等因气机升降失常表现的疾病或症状。肺俞穴位置: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主治:宣肺理气,平喘止咳。适用于咳嗽、气喘、感冒、外感风寒、盗汗、背痛等病症,对于各种肺病有一定的作用。

四、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的具体时间

(1)什么时间贴敷传统穴位贴敷时间为农历三伏的初伏、中伏、末伏的第一天,共贴敷3次。如果出现闰伏(20天),可间隔10天加贴1次。

年的三伏时间:

头伏年7月12日(星期五)-年7月21日(星期日)中伏(1)年7月22日(星期一)-年7月31日(星期三)

中伏(2)年8月01日(星期四)-年8月10日(星期六)

末伏年8月11日(星期三)-年8月20日(星期二)

(2)每次贴敷多长时间贴敷时间的长短,要根据患者的皮肤反应、个人体质和耐受能力而定,一般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度。儿童1~4小时为宜。一般而言,孩子越小,保留的时间宜短;天气越热、越潮湿时,保留的时间宜相应缩短;第一次贴敷的时间不宜太长,尽量不要把皮肤贴出水泡,以免影响以后的治疗。如果贴敷后自觉贴药局部有明显的不适感或小儿哭闹不止,不要强行留置,应及时取下。(3)贴敷的疗程一般3次(如有闰伏则4次)为一个疗程,每年贴1~2个疗程,连续治疗3年为佳。3年后可以继续贴敷,以巩固或提高疗效。

五、哪些人不适合冬病夏治穴位贴敷

禁用人群:(1)贴敷部位的皮肤有创伤、溃疡、感染者。(2)对敷贴药物或敷料成分过敏者。(3)过敏体质、瘢痕体质者。(4)急性发热性疾病及多种感染性疾病的发热期。(5)咯黄色浓痰、咯血、衄血或易出现口腔溃疡等内火较重者。(6)医生认为不宜使用的患者。

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1)正常的皮肤反应与处理根据患者的体质情况、贴敷时间长短等,贴敷后可能出现局部皮肤潮红、灼热或轻度刺痛感,或出现小水泡等反应。多数敷药处的皮肤会在一段时间内遗留色素沉着。若贴敷部位出现水泡,千万不用紧张。中医认为,艾灸或穴位贴敷后皮肤出现水泡,其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会更强。一般对小的水泡,不必特殊处理,待其自然吸收,或外涂湿润烧伤膏以减轻不适感。若出现大的水泡,医院就诊消毒处理,以防感染。(2)不良的皮肤反应与处理由于患者的病情、体质情况等原因,贴敷后可偶发局部皮肤严重红肿、大水泡、溃烂、疼痛,或皮肤过敏等一些不良反应。若在贴敷期间,出现范围较大、程度较重的皮肤红斑、水泡、瘙痒现象,应立即祛除贴敷药物与敷料,并进行对症处理。出现局部皮肤过敏者,可外涂抗过敏药膏。医院就诊处理:局部皮肤红肿、水泡或溃烂者;出现全身性皮肤过敏症状者;水泡体积过大,或水泡中有脓性分泌物,或出现皮肤破溃、露出皮下组织、出血等现象。当皮肤出现不良反应时,应注意保持局部干燥,不要搔抓局部,不要随便涂抹其他止痒药品,以防对皮肤的进一步刺激。

七、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期间的饮食起居注意事项

(1)贴敷期间的饮食应清淡,应慎食海鲜、牛羊肉及辣椒、蒜、葱、姜等辛辣刺激性食物和肥甘滋腻之品。(2)应慎食冷饮和冰冻食品,宜少喝酒、少抽烟。(3)要保持贴敷局部清洁。去掉药物后宜洗温水澡,不宜洗冷水澡。对于贴敷处皮肤及残留药膏等,只可用温水洗涤,不可用肥皂、浴液等搓洗。(4)贴敷期间宜穿干净、柔软、宽松、透气衣衫。贴药期间最好不要使用空调,避免皮肤遇凉后毛孔收缩,影响药物吸收。(5)要保证充足睡眠。入睡前一定要将贴敷的药物揭除。(6)贴药后不要过分活动,以免大量出汗或药物移动脱落。

八、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的主要注意事项

(1)治疗前要向正规医生详细了解自己是否适用此方法。(2)穴位贴敷只是治疗疾病的一种手段,不能完全替代其他治疗。正在服药的慢性病患者在进行中医敷贴期间不要盲目减药、停药。(3)穴位贴敷是传统中医学中一项科学严谨的疗法,故不建议市民自行买药、调配、贴敷

                

转载请注明:http://www.qdndg.com/edyyf/10040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