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额窦炎 > 额窦炎预防 > 卷ldquo特色医案rdq

卷ldquo特色医案rdq



河北省武安市史贵生医案医话

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曹东义整理

  太行山东有个小山村,村里有家施氏。相传北河坟地已埋了21代,每代都有口传(祖传)中医,茔地用满,家里还很穷,借用社里(老时村里)“官租地”埋坟又已5代,据老人说,辈辈出医生。

  今年6月,金氏到门诊看病,说“我的病不好治,走了很多地方,吃了不少药,就是不好,头晕、体瘦、口渴、无力、多汗、腰困、干不了活儿。”施氏诊脉后,“阴虚阳亢,脾胃不和,气血不足,肾气衰。”用祖传方剂煎药7付,喝3付后,金氏满脸堆笑来了,“药真管用,喝3付就好了,我已上班,这方子真好使,给我吧。”施氏:“只要管用,把药喝完,方不能拿,一是传方,二是要往下喝还要照方调。”金氏不高兴走了。两天后,也就是第5天,老金和小金一起来了,“一定要把方子拿走,医院检查,要不上法院,我肾有病,是肾衰竭。”施氏:“方子不能拿,怕有改动,你可在方子背面签上自己的名,到时候一块儿拿出。”“好吧,拿来我签”,老金说。找到方子后一把撕下调头就走。又过几天,又跟上班的儿子来了。“把我花的钱给我,要不天天来”,老金说。施氏找了律师:“为了人家不找事,把钱给了吧,上法院也不少花。”施氏无法,拿出了药费元给了,还是不走。“给精神损失费1万元”,又说。最后给了元,不来了。这事被施家唯一的孙子全看眼里,本来全校第二名,正赶上高考,很受影响,考成第四名。志愿填报“土木工程”,几代的传世中医将成为过去。

  这里有一个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秘方。

  一般说来,三叉神经痛可分两大类:即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和继发性三叉神经痛,两者的原因不同。

  (1)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为颅后窝的异常小团血管压迫,牵拉三叉神经根,或者供应三叉神经的动脉硬化,导致局部缺血,产生三叉神经有髓纤维脱髓鞘,这些脱髓鞘后的三叉神经就像没有绝缘外皮的电线,很容易和邻近的三叉神经无髓纤维和髓鞘很薄的细纤维发生短路。这时面部有轻微的触觉冲动,引起上述短路,就像电线上碰撞出的火花,导致疼痛爆发。

  (2)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多由于肿瘤压迫三叉神经引起,机制过程同上述。常见的肿瘤有脑桥小脑角肿瘤,三叉神经半月节肿瘤,鼻咽癌颅内转移,多发性硬化等。

  其它原因如:鼻额窦炎,胃肠神经官能症,牙根炎,中耳炎,青光眼等。

  得病后的临床表现:

  (1)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多见于四十岁以上,女性略多于男性,多为单侧,短暂极为剧烈的发作性疼痛。疼痛始于面部三叉神经某一支分布区内,如眼眶上额部,面颊和鼻翼旁或下颌部,疼痛像刀割或灼痛,每次发作时间持续数秒或数十秒;一般不超过一分钟,两次发作间歇期没有疼痛,发作疼痛严重时往往做出怪象,或以头撞击墙壁,面部肌肉反射性抽动,伴有结膜充血、流泪、流涎等症状,这种现象称为痛性抽搐。疼痛常因洗脸、说话、咀嚼等面部运动,刺激疼痛的中心点而诱发。这个疼痛中心点通常又称之为“扳机点”,如上颌支的上唇、鼻孔与面颊交界处;下颌的下唇、舌等处……患者为避免接触“扳机点”,不敢刷牙、洗脸、说话、吃饭、漱口,唯恐引起疼痛。虽然在剧烈疼痛的间歇期患者无不适表现,但还是生活在恐惧之中,害怕再次发作。

  (2)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发作情况、发作规律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相似;但发病年龄较小,神经系统检查可发现面部疼痛感觉减退,听力减退等症状。头CT、MRI、颅底X光片及脑脊液检查可以发现异常。

  诊断依据:

  中年发病,三叉神经分布区出现阵发性电击或刀割样,短暂的剧痛。轻触“扳机点”,即可诱发疼痛,缓解期无疼痛,无三叉神经器质性病变的体征,则考虑三叉神经痛。

  中医认为:三叉神经痛发病有各种诱因,外感风湿,内挟风痰、风寒蕴脑、气滞血瘀、肝阴亏虚、肝阳上亢。症见:头晕、心烦、失眠、面色潮红、口咽发干、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有力、或舌质黯红、苔黄腻、脉弦滑。也有舌质淡红、舌有裂纹、苔薄白、脉沉细。

  所治当辨证施治,审证求因,闻水寻源,以求根治。

  例举方剂:藁本、川芎、白芷、荜菝、细辛、羌活、僵虫、川椒、全虫、蜈蚣。

  对症加减,调整剂量,明察病因,施方剂如领兵布阵,巧妙配伍,根治三叉神经痛。

  方解:藁本:对中枢神经有镇静、镇痛作用,并且还有轻度降压作用。川芎: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血流量,降低血肌耗氧,也可增加微循环,并有明显镇静作用。白芷:白芷素有明显扩张冠状动脉的作用,可治阳明头痛。荜茇:内含胡椒碱、棕榈酸、四氢胡椒酸、酰胺、芝麻素等,可温中散寒止痛。细辛:主要为甲基丁香酚,有解热、镇痛和局部麻醉作用。羌活: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僵虫:归肝、肺、胃经,可祛风定惊,化痰散结。川椒:对局部有麻醉止痛作用。全虫:归肝经,祛风止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蜈蚣:性温,归肝经,祛风止痉,通络止痛,解毒散结。诸药合一,以解表,散寒,镇静,镇痛,解毒散结,解痉,止痛。

  实践证实,本方剂治疗头痛、偏头痛、三叉神经痛、神经性头痛、心绞痛、血管性头痛及末梢神经炎亦有一定疗效。

  药理研究:川芎、白芷、藁本等以上诸药味,有扩张血管、降压、镇痛、镇静等作用,对高血压等原因引起的头痛,也有一定效果。

  众药成方,共奏奇效。

  病案举例:陈xx,女54岁,自幼两侧太阳穴阵发性疼痛,每次遇风寒或感冒时发作,发病时如电击,流涕,流泪,医院治疔,症状经常发作。曾用:卡马西平,汉桃叶,针刺放血,按摩,无水酒精封闭,冰冻等方法治疗。本次发病为阵发性疼痛,剧烈时以头撞墙,不能吃饭喝水,不敢说话,不敢刷牙,伴有面部抽搐,流涎等症状。医院注射(杜冷丁与安定),症状十分痛苦。求中药治疗。诊其脉浮紧,肝阴亏虚,肝阳上扰。治以:平肝熄风,解痉止痛,活血养血。方剂:白芍、当归各30克,生地15克,红花15克,川芎15克,柴胡15克,熟地15克,水煎服。七剂后症状缓解,发作1—2次,调2方:川芎30克,赤芍15克,桔梗6克,白芷15克,川牛膝15克,荜菝3克,羌活10克,甘草6克,又进七剂。3—4日发作一次,调3方:藁本15克,蜈蚣2条,全虫10克,地龙30克,细辛3克,桔梗6克,甘草3克,七剂后只发作一次。调4方:藁本15克,川芎25克,白芍15克,白芷15克,细辛3克,羌活9克,全虫10克,蜈蚣2条(去头足),川牛膝15克,天麻15克,甘草6克,。连进十四剂,病得痊愈,至今10余年未复发。

  另一个医案,申xx,女,47岁。右例面部疼痛5年余,医院诊断为三叉神经痛。近半月经常发作,伴有呕吐,眼眶疼痛头晕,严重时如触电,浑身颠抖,大呼大叫,抱头痛哭。诊其脉相沉,弦细,舌质红,苔白薄,舌有齿痕,舌中有裂纹,纹深淡。投:白芷6克,细辛6克,川芎30克,吴茱萸6克,当归12克,川椒15克,羌活3克,防风6克,桃仁12克,蜈蚣2条,红花10克。加减服用十九付,至今3年未复发。

  王xx,男,57岁。患类风湿关节炎近10年,双手指,手腕,腿关节,踝关节肿胀,僵硬全身水肿,活动受限,经常卧床,无法劳动,生活不能自理。曾在当地用激素,野木瓜片、雷公藤胶囊等治疗,不见好转。医院住院两月余,出院时类风湿因子。诊其脉:沉缓无力,舌质淡,舌苔厚白。中医辨证属风寒湿痹。用方剂1:萆薢10克,海风藤15克,鸡血藤30克,茯苓皮9克,秦艽15克,威灵仙15克,追地风15克,川牛膝15克,地龙15克,防已10克,甘草6克,水煎七剂。l类风湿因子90.2调:青风藤15克,当归12克,羌活10克,独活15克,雷公藤12克,灵仙12克,桂枝6克,防风12克,细辛1.5克,甘草3克。加减用药二十余付,症状消失,类风湿因子30以下,活动自如,至今未见复发。

赞赏

长按







































北京白癜风哪个最好
白颠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qdndg.com/edyyf/8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