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额窦炎 > 额窦炎诊断 > 它是止痛良药,对治疗鼻炎缓解头痛有大效

它是止痛良药,对治疗鼻炎缓解头痛有大效



宋代诗人苏轼曾经头痛、鼻塞,后来一和尚带来一包药材,让他煎汤服用,没想到直通鼻窍,使人感到一股清新之气,原来这药材是中药的止痛良药“白芷”。

白芷的简介

白芷为伞形科植物白芷或杭白芷的干燥根。夏、秋间叶黄时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或低温干燥。切片,生用。作为药食同源的常见种类之一,白芷祛风湿、活血排脓、生肌止痛,可用于头痛、牙痛、鼻渊、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皮肤瘙痒等症。再者,白芷外用有美白作用,流传甚广的“七子白散”就有很明显的亮白祛斑效果的呢。

■延伸阅读:七白膏

此即“七子白散”原型,出自《御院药方》。由香白芷、白蔹、白术、白芨、细辛、白附子、白茯苓组成。

相传在元代,张贵妃入宫时曾深得元帝宠爱。但后宫佳丽如云,随时间消长,就渐渐被冷落深宫,终日难见君王面。因以七味能美白肌肤,且名中带白的珍奇中草药捣碎为末,配制成丸,于瓷器中磨汁涂面,达成美白滋养,嫩面防皱之效,遂肤若凝脂,艳胜天仙,让元帝瞧得目瞪口呆,再次喜获宠爱。

白芷在耳鼻喉科疾病中的应用

白芷祛风、散寒、燥湿,升阳明之清气,而充养上窍,可以消除鼻渊之病因,为治本之药;又可通鼻窍,止疼痛,以改善鼻塞不通,浊涕不止,前额及眉眶痛之症状,又属治标之品。故为治鼻渊之要药。1、治外感风寒,头身疼痛,鼻塞流涕之证,常与防风、羌活、川芎等祛风散寒止痛药同用,如九味羌活汤(《此事难知》)。2、治疗阳明头痛,眉棱骨痛,头风痛等症,属外感风寒者,可单用,即都梁丸(《百一选方》);或与防风、细辛、川芎等祛风止痛药同用,如川芎茶调散(《和剂局方》);属外感风热者,可配伍薄荷、菊花、蔓荆子等药。治疗风冷牙痛,可与细辛、全蝎、川芎等同用,如一捻金散(《御药院方》);治疗风热牙痛,可配伍石膏、荆芥穗等药,如风热散(《仙拈集》)。3、治鼻渊,鼻塞不通,浊涕不止,前额疼痛,每与苍耳子、辛夷等散风寒、通鼻窍药同用,如苍耳子散(《济生方》)。

白芷的药膳食疗推荐

因白芷有散风、祛寒、燥湿和止痛的作用,且其质又极滑润,能和利血脉,而不枯耗,用之则有利无害;因此常入药膳作为食疗佳品,现介绍常见的几款药膳供大家选用。

白芷川芎茶

材料:白芷3g,川芎3g,茶叶6g。

做法:先将白芷、川芎、茶叶共研为细末,白开水冲泡,当茶饮用,每日一次。

功效:祛风止痛。治疗鼻炎,鼻窦炎,头痛、牙痛、痹痛等多种疼痛。

白芷薄荷酒

材料:白芷,薄荷各50g,白酒ml。

做法:将前2味捣碎,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5-7天后,过滤去渣,即成。

功效:祛风通窍止痛。治疗感冒、鼻塞、头痛等症。

白芷参苓粥

原料:白芷10g,党参20g,白茯苓20g(捣碎),生姜10g,粳米g。

做法:先将党参、茯苓、生姜、白芷浸泡30分钟后,水煎去渣取药汁,用药汁煮粳米,粥熟时服用。

功效:解表散寒,通鼻窍。适用于慢性鼻窦炎人群。

白芷川芎茶

原料:川芎15g,白芷10g,细辛5g,苍耳子10g,蜂蜜30g。

做法:先将川芎、白芷、细辛、苍耳子分别拣杂,洗净,晾干或晒干,切碎后,同放入砂锅,加水浸泡片刻,煎煮30分钟,用洁净纱布过滤,去渣,取滤汁放入容器,待其温热时,兑入蜂蜜,拌和均匀即成。早晚2次分服。

功效:行气通窍,活血止痛。适用于各类鼻炎、鼻窦炎的疼痛。

川芎白芷鱼头汤

原料:鲢鱼头1个,川芎、白芷各12g,红枣30g。

做法:川芎、白芷、红枣洗净,然后和洗净的鱼头一起放入炖盅中,加水炖约4小时,调味即可。

功效:祛风止痛,行气活血。主治虚寒症的头痛、头晕等症。

?Theend?*中药使用方法因人而异,使用前请遵循医嘱。本文部分医院,由汇群养生(HQYSDYH)整理编校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qdndg.com/edyzd/1007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