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狗肉 > 狗肉吃法 > 被人誉为人家美味的食物,为啥不能登大
被人誉为人家美味的食物,为啥不能登大
“天寒地冻奈吾何?赖有佳肴狗肉窝;五友欣欣齐聚首,一杯暖暖引诗河。”这首诗充分展现出了人们对狗肉的喜爱,自古以来人们都把狗肉誉为人间美味,即使是神仙也难逃狗肉的诱惑。但是,人们又常说“狗肉不上桌”,在一些重大场合很难见到狗肉的踪影,为什么狗肉不能登大雅之堂?一、狗肉代表没出息人们常说,狗肉不上桌,是形容一个人没有做为、没有出息、没有本事。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将来可以有一番事业,受到别人的尊敬,没有人希望自己碌碌无为。所以,我们在招待客人的时候,都会选择一些寓意比较好的食物,来表达自己对客人的尊敬和欢迎。狗肉的象征意义导致了它难登大雅之堂。二、在古代谚语中,狗肉代表不好的形象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不同的事物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有一个事物是美好的象征,而有一些事物却带着贬义色彩。比如,狗肉就有不好的意思。我们常说“狐朋狗友”、“狼心狗肺”、“鸡飞狗跳”、“猪狗不如”……因为狗代表的寓意不好,所以它不能被端上桌。三、吃狗肉代表着分离尽管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思想也渐渐地开化了,但是有一些观念还固守在人们心中。在民间就存在着“打狗散场伙”的一种说法,就是说吃狗肉就意味着散伙、离别,所以狗肉自然就不能出现在宴席上了,流传至今很多家庭在逢年过节的时候狗肉都不会上桌。四、狗是人类忠实的朋友,不能吃狗肉自古以来,狗就是人类忠实的朋友,负责给主人看门。狗狗是一种非常有灵性的动物,它们非常的可爱。以前,人们养狗是为了看门。现在,人们养狗是觉得它可爱,没有人陪我们的时候,狗狗就可以陪我们,为我们枯燥的生活添一抹色彩。不同的人对于吃不吃狗肉持有不同的观点,有的人认为,现在的狗分为两种:一种是观赏性的狗,这种狗是用来观赏的。另一种是饲养型可食用的狗,这种狗是可以食用的。在一些地方也是提倡吃狗肉的,甚至是一年举办一次狗肉节,比如玉林荔枝狗肉节,在每年的6月21日,是一种欢度夏至的民俗。每年夏至(玉林人称之“一年最热的一天”),豪爽好客的玉林市民在当天准备佳肴美酒,呼朋唤友地聚在一起热热闹闹的欢度夏至。你对于吃狗肉有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