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额窦炎 > 额窦炎饮食 > 鼻炎的本质是什么

鼻炎的本质是什么



福建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rczy/190523/7160655.html

《黄帝内经》认为,九窍不和都与脾胃有关,皆脾胃之所生,尤其是面上孔窍的问题,比如眼睛、耳朵、鼻子、嘴的问题,都和脾胃有关。

为什么?因为脾胃是人体气机旋转的轴,负责升清降浊,如果脾胃出问题,气机不旋转,清气就不能往上升,浊气不能往下降,眼睛、耳朵、鼻子、嘴都叫清窍,如果清气不往上升,留下浊气在上面,人就会出问题。

所以中医理论认为,脾胃决定了这些孔窍的状态如何,如果脾虚,人就会生各种咽喉的病,所以孩子一感冒,扁桃体就容易出问题,这往往就是因为积食了,脾胃堵了导致的问题。还有,如果脾胃运转失常的话,有的人会患耳鸣,眼睛也有可能会出问题。

鼻子也是这样,鼻腔的问题,也与脾胃有关,脾胃如果升降能正常了,清气在上面,浊气在下面,那么鼻腔就正常。如果要是脾胃失常了,就会导致鼻腔总是有点儿问题。

所谓鼻炎,就是邪气与正气在鼻子那里不断地斗争,是人体力图排除邪气的一种努力,打喷嚏、流清鼻涕都是排邪气的一种反应。

《内经》认为:“肺开窍于鼻”,故鼻病当责之于肺。

中医讲究:肺属金,主皮毛、开窍于鼻、其华在毛。司气、通水道。在志为忧,在液为涕,属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与大肠相表里,肺色白!一旦有病邪倾入,最先伤害的是肺,而且感冒的时候最常见的症状就是流鼻涕,在中医眼里,鼻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

当我们感到冷时,寒气就从我们的皮肤进入到身体,肺主皮毛,所以肺第一个感受寒邪,开窍于鼻,在液为涕,所以肺赶快派鼻子用鼻涕赶出去!

可是西药来了:立刻缓解打喷嚏流鼻涕!结果寒邪都被憋在鼻腔里了,如果肺气上熏,在鼻腔里乱战,使鼻腔发炎,就是我们所说的鼻炎!中医里没有过敏一说!

过敏性鼻炎是临床常见病,尤其是青少年特别多见,多在感冒后,急性炎症控制后,留下慢性炎症,多反复发作。且这类病人还容易感冒,有人形容这一类人是一年感冒两次,一次半年,虽然这个形容有些夸张,但容易感冒是很常见的。

过敏性鼻炎,简单点说就是因身体耐受不了某些物质而引起疾病的发生,比如对冷空气过敏,每每遇到冷空气就会诱发鼻炎发作或者打喷嚏、鼻塞、流鼻涕,如果只是从鼻塞这些来治疗,会一时见效,但停药就反复。

治病必求其本,想从根本上治疗,就得找到“本”,这个本就是肺气虚,肺经不畅,也可以理解为免疫力,通过补肺气,让身体适应了外界环境,鼻炎自然痊愈。

为什么现实中很多人的鼻炎总是不见好?

鼻炎并不是鼻腔仅仅有炎症这么简单,这只是表象。鼻炎的根源不在鼻子!鼻炎的本质是正气不足,无力祛邪。在中医看来,肺开窍于鼻,脾土生肺金,鼻子只是外在的表现器官。内在的根源问题解决了,自然其外在开窍器官的病症就不治自愈。

西医的方法常见的有外用激素抗生素类的喷剂或口服药物、脱敏治疗、手术治疗。激素抗生素类的缺点和它的优点一样明显,见效快,但是有依懒性,治标不治本。脱敏治疗周期太长,需要1-2年,而且实际效果并不好。手术的复发率很高,而且这种简单粗暴的方法会损伤脆弱的鼻粘膜,这种损伤是不可逆的。

综上所述,正气是治病之本。舍此而他求,不过是治疗标象,糊弄病人而已。

正气从哪里来?

首先说明一下,我认为的这正气并没有什么其它的含义,就好像大义凛然一身正气那样子,还不是的,我所说的正气更接近于人身体内的正能量,不是精神的范畴。《黄帝内经》里面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说的就是这样的东西,也可以叫作“阳气”,现代人多把它等同于人的免疫力或者是抵抗力,其实它的涵义更广,除了健康与之相关,长寿与它也有关系,你能说它就是什么什么力吗?

孟子好象说过,吾善养吾之浩然正气。也就是说他自己对自己身体状况的一种体悟,常常有一种充足的能量在身体里,感觉到精神饱满,精力充沛。在中医上这一概称之为阳气。阳气充盈,生命力就旺盛。

人的阳气从哪里来?除了打太极拳练气功等等这些传统的养生方法,现在人们发现生活中更多的活动同样可以增强阳气。比如练习书法,比如唱歌等等,我猜测是不是艺术基本上都是可以增强人的阳气的,在你身心愉悦地心无杂念的自然放松态下,阳气便更易被激发出来,这就是为什么艺术家往往健康长寿的原因。难怪说艺术养人呢,原来养的是身体的正能量。最近网络上流传一种说法,最好的煅炼不是跑步或骑车,而是唱歌。我想应该是唱歌较之跑步或骑车更能让你身心愉悦吧。除了这个因素,重点在于唱歌大多用的的是腹式呼吸法来呼吸,这也是我们推荐的更健康的呼吸方式!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许多的事情都能够产生阳气的,关键是你是否处在一个身心愉悦的状态。比如劳动,比如作,又比如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小事,只要是你身心愉悦地去做,便容易生发阳气,便有利于健康长寿。这就是为什么宗教要教人去行善,因为行善最易获得身心愉悦的感觉。

其实中国古人的思想已经很辨证了,它没有把精神和物质独立开来看。如果你身体内正气充盈,不光是自己能感觉到,别人也可以体会到你的正气所在,才会有人对你“一身正气”的评价。

正气非一日养成。是长久的良好习惯而成就的。修正气要在日常生活中养成,阅读经典,起心动念,言语造作,穿衣吃饭,待人接物等,都要尽量做到诚敬,仁爱,久久熏习,日积月累,正能量越积越厚,并能形成习惯性的自觉。习惯的力量是无穷的,正气也是无穷的,两者相得益彰,当恒久地修积到一定程度时,人自然浑身充满正气。

传播中医养生知识,“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交流分享拍打拉筋请加

需要购买拍拉相关工具可长按识别图中

转载请注明:http://www.qdndg.com/edyys/10064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