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狗肉 > 狗肉种类 > 为什么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遭到炮轰

为什么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遭到炮轰



九转大肠《舌尖上的中国》是做得很棒的一个节目,一直跟着摄影机转战南北,“吃”遍中国,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大约是有一天发现真的没什么可吃的了。连霉豆腐的制作都拍成美美的给我们看了。现在我还记得一个深厚的男声背景旁白中,某某中华老字号霉豆腐的传人穿着类似打太极的那种宽袍大袖,绑腿穿千层底青布方口布鞋。如表演轻功一样在大院里的各口大缸上行走,颇有意思,只是想一想自己吃的东西,他们不知道每天要踩多少次,突然就没有食欲了,“君子远庖厨”是有道理的啊,眼不见吃得香香的。鸳鸯蛋这拍纯吃的,已经没什么拍头了,出不了新意,哪有那么多顶级的厨子,特殊的食材,并且有一些食材出于种种原因,例如保护、例如忌讳等等原因是不能拍的。就像广东有一道很著名的菜叫“三吱”,刚出生的小老鼠,红通通的没毛,摆在盘中蠕动中。吃客用筷子夹起小老鼠的时候,叫一声,沾上调料叫一声,活生生放在嘴里咬,叫第三声。这么可怕的东西当然不能拍了。我有一个好友是广东的,我纯属好奇问她吃不吃这道菜,她说她不敢吃,可她爸常吃,并且还有一个吃法,就是把大一些的老鼠扔进水盆里面,然后小老鼠就会拼命的游,谁先游到盆边,就夹起来吃掉,她爸很喜欢这样吃。没话讲了。酿彩椒还有狗肉,自古以来有句话“狗肉不上席”,加上央视的节目肯定要考虑国际影响的,很多的外国人是把狗当亲人看的,目前中国也有这种趋势。其实《舌尖上的中国》拍得食物还是主要面向普通观众,很接地气的。有些过于高档有宣传奢靡之风的嫌疑的鱼翅鲍鱼发菜都没有详细的拍大菜出来。还不如早些年中央二台做得节目金牌厨师里有些满汉全席里的硬菜。只在拍摄香港人过温馨大年必吃的一道菜里面提到了发菜和鲍鱼。主打还是人情味的故事,这也成为了后期《舌尖上的中国》的主流了。讲一个关于美食的故事,拍人和人的亲情在美食中升华。太极豆腐这种类型拍多了大约也不好拍了吧。不能拍张煎饼就要谈原来桀骜不逊的儿子理解了做了一辈子煎饼的父亲,回家帮父亲开店,全家四点起床选最好最新鲜的材料,然后6点多就有多年的老食客来排队了,很累但很满足。换了导演后,《舌尖上的中国》注定是要转换风格,怎么转,是一个大问题。普通人喜闻见乐的美食拍得差不多了。再怎么拍,山东的杂粮煎饼和北京的杂粮煎饼或河北的杂粮煎饼都拍不出花来了。自古以来,“民以食为天”,中国人好吃、喜美食、美食的标准是色、香、味俱全。重点还得有一个历史悠久的故事或典故方才算得上真正的美食。《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大约是想在这方面进行深入的挖掘的。松鼠鱼只可惜大约是战乱过久,加上现行社会并不提倡吃吃喝喝。占人口大多数的普通人是没有那个鉴赏能力的。就像曲高和寡一样,“有个外地人来到了都城,有一天,他在闹市里唱起歌来。开始唱的是楚国当时民间的歌曲‘下里巴人’,由于曲调通俗易懂,会唱的人很多,因此,有好几千人都跟着一起唱了起来;不久,他又唱起了格调稍微高雅的‘阳阿’,这时,跟随他一起唱的人就只有几百人了;后来,他又唱起了更为高雅的‘阳春白雪’,难度更大,所以跟着唱的人就只有几十个人了;最后,他将五音特色调和发挥,使乐声达到了极境,这时,就没有几个人能跟着唱了。这道理就是:歌曲越高雅,能跟着唱的人就越少啊!”葱烧海参真正的美食,讲究是丝丝入扣的,烧火的人、烧火用得木头是什么木头、用得什么水,雪水、泉水、井水、河水、湖水。这雪水是取自何处的雪,是用什么器材装的。是哪一日的雪,古人是很重视二十四节气的,什么节气做什么事情,这就是行动指南啊。泉水是什么时间取的,用什么器材装的,有金、银、玉、陶、瓷罐之分。井水也要分时段取用的,河水还得分出河头、河中、河尾的水。湖水用得较少,不过听说正宗的西湖醋鱼要用西湖里的红鲤鱼,为了去掉土腥味,要用竹篓装好,养在西湖中三日,过之太瘦,少之则腥味重。现在一般都用草鱼做,有新闻说什么鱼都可以做,也是,油炸一下,多加醋精和糖精什么味道都盖住了,就是冰箱里取出来的死鱼也无防。哪像古时候,调味品没这么发达,都是尽量使主食材去掉不好的味道方好煮菜的。《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讲菜刀讲砧板讲锅,其实他应该接着拍美丽的碗、盆、盘、筷子。随便提出一样都可以拍好几集,只是现在不讲究这些东西了。就算你追到筷子厂去拍,也是轰鸣的锯木头的机器在响。一点艺术的气氛都没有了,更别提食欲了。能看得懂第三季的人不多,并且很多的东西拍出来并不好看。就像有爱茶之人,爱之癫狂,为了有配得上茶叶的紫砂壶,去学做壶,写起文字感觉很美、很浪漫,拍起来一老头神神叨叨的在找好泥巴,然后捏来捏去,再去烧,一点意思都没有的。所以第三季被骂实在太正常了,虽然他拍得是美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一点也不美,看起来也没食欲,就像济南的特色九转大肠,烧出来大家都看得有食欲,但拍一下如何洗大肠,就不想吃啦。

转载请注明:http://www.qdndg.com/edyys/1009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