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额窦炎 > 额窦炎饮食 > 分享孩子咳嗽如何防治
分享孩子咳嗽如何防治
分享孩子咳嗽如何防治
导语:咳嗽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生理现象或病理症状,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有痰有声为咳嗽,尤其是孩子的咳嗽把爸爸妈妈的心揪得牢牢的,药疗、食疗,理疗,雾化医治,偏方用了一个又一个,可哪个也不灵验。我们现在最需要解决的是如何控制住咳嗽:
为何咳嗽为何咳嗽
小儿咳嗽是一种症状,是一种保护性反射动作,通过咳嗽把呼吸道中的“垃圾”清算出来,咳嗽同时常常伴随咯痰,痰就是“垃圾”。那这么说来,咳嗽是好事,就不要止咳医治了?
不是的,当呼吸道中没有“垃圾”,只是有充血、水肿,或由于长时间咳嗽刺激,使咳嗽中枢持久处于高度兴奋状态,这时候的咳嗽就不是具有保护作用的反射动作了,就应当积极止咳了,即便是保护性的,如果咳嗽剧烈,影响睡眠和进食,也要医治,止咳医治也包括祛痰,化痰,减轻呼吸道黏膜水肿,恢复气管内膜纤毛作用等。
因此,止咳医治不是简单的服用止咳药。首先要分析咳嗽的原发因素。针对病因医治,才会收到好的效果。
引发咳嗽的常见病因
中医认为咳嗽分为:湿热咳嗽,寒湿咳嗽,风热咳嗽,风寒咳嗽,阴虚咳嗽等。额窦炎,鼻窦炎,鼻炎,咽炎,属于耳鼻科范畴,也常常引发咳嗽。
而孩子看病大都在小儿内科门诊,容易误诊,家长要想到看一下耳鼻科医生,及时祛除引发咳嗽的病因,即便是气管炎,肺炎引发的咳嗽,也不一定都有活动感染,对经久不愈的咳嗽,不要长时间使用抗菌素,更没有必要长时间使用抗病毒药物。没有细菌,病毒感染,还长时间使用抗菌素只能增加药物的副作用,白细胞下落,菌群失调,胃功能受损,孩子食欲下落,是利少弊多,是不可取的。
应多喝水,室内空气湿度适合,使纤毛运动功能改良,痰液变淡薄,有利于排出,空气新鲜,减少室内灰尘,减少理化因素刺激,帮助呼吸道内膜功能的恢复。所以,一般病情不重,虽然有发热、咳嗽、干咳、乃至咳嗽有痰,也没必要特殊干预医治,多数孩子于7~10天内会康复。但反复产生支气管炎,乃至转为支气管肺炎的孩子需要医治。
对咳嗽的诊治及保护
咳嗽是小儿呼吸系统最常见的病症,几近所有肺系疾病均有咳嗽症状。中医认为小儿咳嗽,病变在肺。肺脏柔嫩,和卫表不固,御邪之力薄弱是内因。中医同时认为五脏六腑皆可以引发咳嗽。这样,迁延难愈的咳嗽就增加了临床医治的难度。
医治咳嗽首先要判断引发咳嗽的疾病本身是不是严重。在伤风感冒时,偶而几声咳嗽,只要用白萝卜煮汤喝就可以。如果孩子出现反复咳嗽,迁延不愈,又无明显的感染,家长应想到看中医服汤药医治,疗效显著。
临床上常常看到很多孩子不能适应气候的骤变而反复感冒咳嗽。这些孩子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差,抵抗力薄弱,特别易为各种致病因素所感染,除与小儿正处在生长发育未成熟阶段有关外,还由于这些孩子多数偏食甜食油腻,加上居室气温过暖,或过于娇爱,裘衣鸭被,影响了孩子的自行散热能力,而构成肺胃蕴热的体质,这样的孩子易出现烦急哭闹,两颊欣红,睡眠不安。
夜受风凉,则表现为发热、流涕、咳嗽、咽痛,痰不容易咳出等。有部份孩子,由于饮食不当,过食冷饮冰食,逐步构成寒冷伤脾的厌食症。由于长时间食欲不振,脾胃衰弱,消化吸收功能减弱,营养不能满足身体需要,而使抵抗力下落,此时若受风寒外邪,易引发感冒。疾病反复发作,常常鼻塞流涕,咳嗽痰多。用消炎药、止咳化痰药医治,效果不好,因此病程迁延。可见,家长公道豢养孩子是十分重要的。
对感冒咳嗽,请家长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在流感流行季节,孩子发热,感冒咳嗽,应当有一个较长的病程,在医生诊治后,按医生的指点在家服药、护理。不要由于孩子发热不退,反复到医院去,而增加重复感染的机会。
其次,孩子感冒早期,病情不重时,可以先吃些小儿感冒药;发热达38.5℃以上时,及时吃退烧药,尽可能安静休息,多喝开水。当病情加重时,医院求治,这时候就不宜自己处理了,特别不要随意服用成人药物。
另外,家长对孩子的护理非常重要,孩子睡不着没必要强制,可以坐着玩。对伴随呕吐、腹泻的病儿第一天应给流食。对一般的发热、咳嗽病儿,要吃些可口的、平淡的、有营养的饮食,冬季务必给热的饮食,面条、片汤都很好。发热出汗体液消耗多,要多喝水和果汁,多吃水果。孩子病时不要洗澡,由于洗澡会使血液循环旺盛,于安静不利,且会再受凉。
痰多的孩子确会因洗澡而增加分泌物,但只能在得病一周后,凌晨稍有咳嗽,食欲也好,能玩,不发热时,可在入眠前洗一次澡。如睡得好,以后就可以隔一天洗一次。民间经常使用梨、冰糖煎水治咳法有以下几种:一是梨加杏仁加冰糖水煎,治风热咳嗽;一是梨加橘皮加白萝卜加红糖水煎,治风寒咳嗽;一是梨加川贝加冰糖水煎,用于干咳、久咳、痰少的病儿。均有一定的疗效。(作者:郝利君)
刘文杰副主任医师、南昌博大小儿耳鼻咽喉科主任
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江西省中医药学会嗓音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咽喉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南昌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从事耳鼻咽喉临床工作近40年,经验丰富,曾在北京、上海、医院进修学习;特别善于中西医结合医治各类耳鼻咽喉疾病常见病。
中科UM-D北京中科